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中山大学、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南开举行学术报告会
来源:南开主页-新版    
时间: 2012-02-29     阅读:15

  南开新闻网讯(通讯员 杜宗杰)日前,应金属与分子基材料化学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和化学系的邀请,中山大学教授鲁统部和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张健在化学学院分别为师生做了题为“多孔金属有机框架的结构与性质”和“MOF化合物的合成、手性与多孔性”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重点实验室主任卜显和教授主持。

  鲁统部教授先后承担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科技部“973”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等十几项课题。在大环金属配合物的分子识别与活化、利用多配位点平面配体构筑非穿插孔状配位聚合物和药物多晶型与药物共晶等方面做出了较系统和特色的研究工作。在J. Am. Chem. Soc.(5篇), Angew. Chem. Int. Ed. (1篇), Inorg. Chem.(17篇), Cryst. Growth Des. (13篇),Dalton Trans.(8篇)等国内外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127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13篇,影响因子3.0以上的论文60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三项,公开六项。发表论文被他引1600余次。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9年入选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

  张健研究员2001年7月在厦门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并获学士学位。2001年9月至2006年7月硕博连读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6年10月至2009年9月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滩分校化学与生物化学系和Prof. Xianhui Bu开展手性与微孔材料方面的博士后研究工作。2009年9月回到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工作,任结构基础研究室研究员,课题组长。在系列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10多篇。在J. Am. Chem. Soc.(3篇), Angew. Chem. Int. Ed. (9篇), Chem. Mater. (2篇),Chem.Commun. (6篇)等影响因子大于5.0的期刊上发表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20篇。两篇论文曾作为期刊封面分别在Angew. Chem. Int. Ed.Chem.Commun.进行了报道。另有两篇论文被选为Angew. Chem. Int. Ed.的Hot paper.参与了国家973计划项目,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攻关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